明职教育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 > 资料下载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时间:2023-10-08 10:33:05  来源:  作者:小明

在教招考试中,心理学人物一直是重点考查方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理论观点

(一)理论背景

班杜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为主义代表,他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对刺激与反应联结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学习区别于动物的学习,需要根据环境中一系列的刺激变化,对此进行认知思考,才会产生一定的行为反应,因此他属于行为-认知折中派的代表,提出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这种作用正通过观察学习来进行。

(二)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要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取决于这个人对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是怎样观察的。

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就是波波玩偶实验。儿童是根据对参与实验的人员行为及其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后才做出的对应行为反应。我们把一批儿童被试随机分成三个组别,分别在一个单独的房间观看实验者殴打波波玩偶的短片,而三组儿童观察到的行为结果是不同的。A组儿童观看到的是实验者打完玩偶后受到了表扬,得到了一个棒棒糖作为奖励;B组儿童观察到的只是实验者殴打玩偶,并未得到其他反馈;C组儿童观察到的是实验者殴打玩偶后受到了批评,被狠狠教育了一番。然后将A、B、C三组儿童分别单独进入一间放有同样玩偶的房间,由实验者来观察儿童的表现,发现三组儿童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攻击行为,但是A组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儿童会不同程度的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出观察和模仿,同时如果他人的行为受到了正反馈,会增强儿童表现出其观察到的行为。这个研究对教育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启示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延伸来说,如果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态度品德的培养,深受的教师、家长及同伴群体的熏陶,,就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行进的榜样,以此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我们通常会用很多成语典故来总结,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都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

同时,如果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一些不良行为的引诱困扰,这时作为教师更应该担负起批评教育的责任,让儿童明确一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通过观察学习来牵制自身不要掉入诱惑的陷阱,对触犯底线的学生要重点教育,也可通过观看“普法教育短片”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预防青少年儿童违法犯罪。

因此儿童可以通过良好行为受到奖励而观察学习到榜样的力量,也可以通过不良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观察学习到警示的重要性,这都体现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到底如何呢?不妨让我们做几道题目来检验一下。

二、小试牛刀

1.(单选题)“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2.(单选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替代性学习的是( ) 。

A.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B.梅花香自苦寒来

C.杀鸡给猴看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通过观察行为及其行为结果,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可以获得值得鼓励的行为,故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应用。替代性学习是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会避免做出此行为,故C选项正确。

公司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五四东路531号 市委党校11楼 网站备案:冀ICP备2021011438号-1

Copyright:明职教育 联系电话:0312-5886940 15512259015 咨询QQ:268145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