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职教育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资料下载
教师资格笔试之教育学考点汇总
时间:2018-01-23 14:31:58  来源:  作者:小明

 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一,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第二,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第三,心胸开阔,兼容并包。四、现代教师观

  四、现代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二、教师素养

  (一)思想道德素养:1、思想素养2、政治素养3、职业道德素养

  (二)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养

  (五)身体素养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二)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由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的权利

  1、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

  二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二、我国教育目的表述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二)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三)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二)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1985年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立法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

  (三)小学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观:

  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3、教育无目的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七)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的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一般说来,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分为四个层次:添加了课程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易混淆的概念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及其作用

  (一)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的成熟机制,成熟表现在两方面: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错误观点:遗传决定论)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二、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二)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三、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总结: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三)学生文化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公司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五四东路531号 市委党校11楼 网站备案:冀ICP备2021011438号-1

Copyright:明职教育 联系电话:0312-5886940 15512259015 咨询QQ:2681459952